当前位置:首页>影视动态 > 正文内容

从《风林火山》的凹造型水平说起


⚠️本文包含对《风林火山》的严重剧透⚠️

皮即骨

《风林火山》的“碎片化”叙事与感官逻辑

继《僵尸》之后,时隔数年,导演麦浚龙的第二部长片《风林火山》上映,引发两极观感,IMDB评分5.8/10分,豆瓣仅6.4/10分。


麦浚龙《僵尸》(2013)

《风林火山》的负面评论主要聚焦影片的剧情逻辑,认为导演陷入了并不稀奇的“不会讲故事”的窠臼之中,更是认为影片华美的服化道、精致的打光进一步凸显了剧情的失衡。网络上更是形成了观影者解读剧情、猜测因果的奇观:例如杀死狄文杰妻子的凶手到底是谁?抑或是刘思欣是否精神控制李雾童?当然,还有更为猎奇的话题延展,笔者在这里不做赘述。

观影者们的反应,包括近乎撕裂状态的两极评价,非常重要,因为它涉及艺术创作和接收者们之间场域的交融状况。本片的剧情、人物弧光是否真的过于破碎以至于难以承载意义?笔者希望聚焦影片的“物质层面”:即色调、衣着、空间。因为只有从这些具体而细微的形式出发,才能追问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影片的形式是否空洞?是否合理承载了人物的心理结构?而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才有充分理由去讨论:影片的叙事是否真“崩坏”。


。1

黑白灰 & 血色

提起《风林火山》的开篇,最令人惊讶的,莫过于香港的纷飞大雪,这的确令人无法不想起《僵尸》片末处飘下的灰烬。从色彩和形式上看,两者确有相近之处。不过细观,倒是差异极大。

灰烬为冬叔的尸身覆灭所化,其绵软松散的质地,道尽忧愁失落,哀悼之情兜头而下。反观,大雪,寒气逼人,将死亡暴力衬托得更为冰冷。

此处,没有沉郁的柔情,而是彻骨的仓皇。雪花与血滴的碰撞特写,经典配色,意蕴“洗牌”二字,隐藏的是,以血洗牌。变革虽好,却以暴力推进。大雪并非无辜:在电影后半段的缴毒桥段中,王志达将毒品藏匿地点设计为一个多层机关,毫不留情地将队友们葬身于此。子弹打穿天花板,夹层的可卡因如白雪坠落,窣窣作响,待王志达打开地盖,被打散的毒品真如积雪覆盖,令人无从下手。

而当李雾童全城撤毒时期,城市大乱,片首的雪所涵盖的深意昭然揭示:这是一座白粉覆盖的罪恶之城。洗白用的药丸,也不过是凝固成颗粒的白色物质罢了,形态不同,本质不变。


由此,意象之间的串联、关系,不需太多台词就可令观者察觉到叙事本身。用物品通过象征来诉说。雪的白,除却和血冲撞,与黑则是同类。有趣的是,不同于山本耀司式将浓郁之黑以剪裁和褶皱生出无限样态,Uma Wang的设计、麦浚龙的编排,着重的,是从黑色中浮现上来的灰、或黑白交织,呈现不可言说的复杂混沌。衣着和空间,在摄影光线的精细设计之下,密不可分,形成异常统一的美学逻辑。不过,正如我们在前文所说的,重点在于细致分析它们是否进一步与人物内在产生共振?


一提起暗黑系,大家总会想到山本耀司。但其实,除了色彩复杂度之外,服饰的剪裁风格也是Uma Wang为本片设计的服饰与山本耀司有着核心差异。山本耀司强调下坠式垂顺和不对称剪裁,暗示一种非正统美学带来的张力与叛逆性。而Uma Wang的设计则展现“黑暗氛围下的端庄秩序感”,线条简洁、结构平衡、层叠节制规整,与《风林火山》整体冷冽、秩序与暴力交织的视觉主题高度契合。

。2

警察与镜像

导演麦浚龙在社交平台发出自己为每一个人物设计的内心世界,这意味着他的确深思过每个人的人物弧光以及之间的关系。不过,这样的人物小传与电影本身无关,电影作品应该是独立的,观者应以电影中所呈现的一切作为感受、解读的唯一材料。

先说梁家辉饰演的狄文杰。


他穿着灰色西装三件套,除却那场枪战,除此之外,几乎没有脱下来过。仅在天寒地冻的户外,外加一件黑白交织的粗呢大衣。灰色西装,质地柔软,不强调廓形更不刻意硬挺,这种材质与狄文杰本人的性格极为相符:朴素低调,在儒雅之间运筹帷幄。

在得知交好的王志达是黑警后,他不动声色,在出行缴毒任务之时,沉得住气,随机而动。而在狄文杰性格的深处,应该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灰度。

一开始,狄文杰的外在形象是正向坚韧的:刚直不阿,业务能力极强,解决棘手难题的专家。不过此处要注意的是他出场的方式:坐在暗处,和警察们刻意保持着相当一段距离。这种空间安排无法以简单的美学来解释,它要强调的,是人物自我安放的位置——一种隔离、和孤独:曾经的警察,在妻子被变态连环杀手杀害后,他的内心发生了变化,黑白分明已不再适合。

同时,性格上的灰度延伸到了权力关系之中:当他再次出马,他不仅是个体,也是上层权力代理人,这一关键身份在影片末端与刘思欣的对话中得以确认。在隐身了的庞大上层权力面前,目的是通过计谋来达成的,阳谋也好阴谋也罢,都在伺机而动。而狄文杰最终不顾流程正义,枪击李家两兄弟,印证的,正是他在道德与权力间的灰度。


表面上,剧情安排王志达说服狄文杰再次出山,两人的互动映射出惺惺相惜的情谊。实际上,王志达仅是传话人——真正邀请狄文杰的,是上层权力机构,也许正是两人的往日情谊,上层才挑选了王志达作为中间人。在酒吧中,王志达的言语进一步泄露出内心的畏惧:将重大事务交由狄文杰处理,却又担心其处理得过于彻底。这些言外之意暗示了王志达的不清白。尽管麦浚龙在剪辑上刻意留白,隐藏了许多因果关系,观众仍可凭借自身的社会经验,在人物行为与权力网络的约定俗成之间建立逻辑联系。在现实中,“表面行为”与“实际权力来源”错位是非常常见的运作方式。

再说刘青云饰演的王志达。


作为狄文杰的镜像人物,王志达体现的,是道德与利益的灰度。其复杂性更具普适性,痛苦与贪念易于理解,可被视作影片人物弧光最完整的一位。

说起王志达的出场形象,刘青云演绎得异常出彩,的确演出了似警非警的模糊感:坐在车里和同事交谈时的神态,令人恍惚之间以为是匪徒。王显然并无意参与这场权力的游戏,他关注的是即时利益——为了女儿、为了贪欲或二者兼有。

王的初次出场令人印象深刻:灰白粗线毛衣的柔软与黑色防弹衣的硬朗科技感叠搭,似是内心的软弱、温情与外在防御的矛盾。局势终将碾压这个漠视它的人、这个只顾自己眼前利益的人。他主动接近新掌权者李雾童,最终在不可避免的信息差与自身极致的道德缺位下掉入陷阱,不断下坠,完成弧光轨迹:从亮眼到踩空,行为逻辑与心理张力呼应得极为自然。

。3

童 & 父性母性

影片核心中的核心——金城武饰演的李雾童,需要和爱人刘思欣、哥哥李文狄一起来谈论。因为这个人物的痛苦本质在“血脉”二字上。

李雾童,其名已暗示他的脆弱之处:“童”,一头连着母,一头连着父;“雾童”传达出的对父性母性的需求不言而喻。不过,这个人物身上的脆弱仅明示于两处:一处,是他以婴儿姿势蜷缩在刘思欣怀中,好似被母性抚慰;另一处,则是他将手枪给哥哥,将命运交付于对方。第二处也是最为人所诟病之处。这看似是剧情硬伤、逻辑断裂点。

为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退回到李雾童本人身上,观察他表面言行投射下的阴影。


一路以来,李雾童步步为营,狠心弑父,处心积虑,拔除异见,最后却将性命交由哥哥处置。哥哥的地位他不是不知——恰似第二个父亲,是唯一正牌继承人、贩毒暴力的拥护者、聚集残余异见力量(例如鬼叔)的旗帜。可以说,一呼百应,与他相比,着实是真正的权力化身。李雾童将自身命运拱手让人,看似矛盾,但若细观,便会发现,这个“人”正是他在弑父后,在父性象征层面,试图依附的对象。

在此,我们首先要了解李雾童为何弑父:父亲不仅是血脉的源头,更是家族权力与毒品路线的象征。对李雾童而言,父亲的存在意味着约束、被迫忍受“太咸的蛇羹”。弑父,是对旧父权的清除,为自己开辟心理与行动的空间,但这又导致父性的心理位置真空,需要有人填补,哥哥自然是最佳人选。其心理需求呈现出切断与依附并置的矛盾。这也是为何他即使拥有了强有力的“母亲”——刘思欣,但他依然希望哥哥归来。因为后者是他在混乱世界中寻求权力安全感的替代父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所谓“母性”只不过是李雾童单方面的感受,客观上来看,刘思欣这位“母亲”实际上是一种“阴性父权”,只不过更具有情感引导甚至操控的倾向:以温柔之姿行使判断、诱导、分配与引导暴力的权力。和传统父权不同,她无法选择命令施加控制,但是可以通过情感的纽带、情绪与信任来有效地完成权力的稳定、和转移。

李文狄一出场,身着绛红、咖色衣物,纹身攀至脖颈、面部,力量的实感油然而生。他潦乱的长发胡须,像是粗旷版的父亲。兽牙项链、玉石扳指等配饰,暗示着他是掌握旧有势力的酋长。


在李文狄气势逼人,又些许落魄的叠穿大衣中,我们会想起李雾童首次会见警察的穿衣公式:同样的叠搭,同样的华贵。只不过,李文狄选择的色彩、面料更趋张扬、粗糙,李雾童的则冷静、纤细。两人以穿戴传达出同一血脉的镜像对立。


李雾童与暴力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有天然隔阂的。正如他的穿着,贵气、雅致:并非杀人不见血、令人胆寒的文雅,而是身不由己却妄想洗白的天性。这种天生的倾向遭到哥哥的嘲笑,笑他要去做医药代表。李雾童一直徘徊于内在理性与心理羸弱的暗影中:他固然聪明、洞察人性、工于心计,但其直接暴力行为止于掌掴亲属,砸墙泄愤。他对暴力的统一回避:他让意大利佬替他行凶,让被催眠的卧底为他杀人——所有的血腥都需经过他人之手,处决保镖,竟提前离场。这让人不得不怀疑,他自身缺乏承受血腥的能力,毕竟就连儒雅的狄文杰也将暴力运用得自如流畅。

在警匪片中,权力的化身不仅在于指挥,更在于能承受血腥与死亡的考验。而李雾童,纵使布局缜密,仍是心理上和行动上被动的权力代理人——权力在他手中,是象征与布局,而非实操与血肉。从这点上看,他几乎与古希腊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同构。



空间设置层面,无论是安藤忠雄著名的光之教堂,还是人物砸墙,或是开篇的隧道式掩体都在构建李雾童的处境关键词:禁锢、庇护、裂隙、出口。

更何况,真正的野心驱动力,大概率并非出自他,而是隐藏在高圆圆饰演的刘思欣身上。

无论是药剂师、精神医师的身份与暴力事件的联系,还是她与李雾童的相处细节,都可以一窥这个角色的权重。她是阴性引导者——李雾童弑父后,和警察的一番交涉就已使他的神经绷到极限,急切地要见刘思欣,是依恋更是精神依赖。没有刘思欣,李雾童很可能仍是那个默默吃着不喜欢的蛇羹,却从不抱怨的纠结者;有了她,有了建立在爱欲之上的滋养之地,他才获得了摆脱现实的行动力。与彰显野心相比,他更像是一直在泄露自己渴望摆脱的是什么,他构建的目的是逃脱,而想以药换毒的,是刘思欣。因此,一个身不由己,却又试图逃脱的人,毁灭几乎是其宿命。

刘思欣最醒目的造型,是眉上狗啃齐刘海——集纯真、理性秩序、颠覆秩序于一身的矛盾符号。这种颇为先锋的刘海样式历史悠长,但总的来说,是一种纯真甚至刻意童化外壳下的理性冷感,同时又在边缘处留下细微的不齐与参差。纯真与疏离并置,温柔与冷酷并存,是安抚者,又是策动者。


十九世纪西方,齐刘海原是儿童的发型,方便、整洁、易于辨识,带着被社会默许的天真。那时的眉上刘海象征着童年与无辜,是未受规训之身的自然形态。当这种发型被成年人刻意选择时,它的意义发生了反转:在成熟的身体上展示孩童符号,这种“倒错”是微妙的反叛:它拒绝被社会正统所定义的“女性优雅”或“成人端庄”,以孩童的形式挑战成年的秩序,因此被诸多艺术家与先锋女性推崇——那是一种拒绝被归类的自我姿态。到了二十世纪,这一符号完成了艺术史意义上的转译。不过在眉上齐刘海叠加“狗啃刘海”的元素,则源于近20世纪70年代朋克文化崛起,狗啃刘海可被视为对整齐完美的打破。进入2000年代后,这两种符号开始融合,创造这种整齐的失衡感:剪裁形式上仍是非常整齐的,即理性与清醒,但边缘细节处故意处理为不齐甚至不规则的豁口,有种失衡之感。

刘海的双重性也体现在其衣着上。私下,刘思欣偏爱颜色淡雅、质地温润的羊绒衣物,是抚慰者的面孔。然而,在被狄文杰审讯后的片段里,两人并坐在车内,身上的礼服有着同样的简洁剪裁、同样的凌厉线条,黑色面料上也印着同样的白色圆形图案,两人勾着小拇指,心灵相通。此刻,观者也就可以确认:所有的计谋与隐秘,皆是他们共通的心事。这一切都在述说着:她的力量是遁形、柔韧的。


综上所述,读懂李雾童,须兼顾情感与性格考量,而非仅以权力欲为其存在的唯一核心。他的“弑父”与“依附”、理性与脆弱交织成血脉式循环,使他成为影片中最具心理张力的人物。观众所谓的“叙事逻辑断裂”,实则正是揭示人物人性真相的关键点:人并非自洽的理性机制,而是现实逻辑与精神象征并行的矛盾体。正是在这种裂缝中,李雾童的复杂性得以显形。也是该片中,笔者最喜欢的人物。

至于杀手程文星接的是谁的单?答案其实很明晰:刘思欣。

对李文狄杀心最重的,恰是刘思欣。李文狄也是她和李雾童唯一的分歧点。这在她与李雾童互相争执的场景中交代得非常明晰。而李雾童派杀手保护自己的可能性为零,以给枪为证,从操作层面来说,说不通。


李文狄在父亲坟墓上撒尿,表面粗鄙,实则挑衅,暗示“父权迭代”:他亲手否定上一代权威,将父亲的暴力秩序终结,并以身体与行为直接占有权力。撒尿既是“标记领地”,也是公开接管父权的宣示——不再尊崇父亲、而是以自身血性和行动承接权力。这也凸显他与李雾童的差异:李文狄以血肉与实操掌权,李雾童则寻找依附。此刻,父权更迭的过程被直接视觉化:前代威严终结,新一代以暴力与支配延续权力本质。

。4

小人物的立命之本:

情感与规则

古天乐饰演的程文星,独身、寂寥、以独白袒露自我,虽沾染着王家卫式人物的风格,稍显公式化,但还是有些属于自己的特色。他是杀手也是香港小民的缩影。灰色极简的住处,单调的生活,寡淡的性格,层层压着的,是一颗笃定恪守的心。有一丝《独行杀手》中阿兰·德龙的脾性。当然,养一只猫不如养一只鸟来得独特,因为鸟既是陪伴宠物也是主人机敏谨慎的机关之一,是杀手防御机制的具体再现。程文星的防御机制不是家猫,却在别处。


背带裤,白色套头衫,仅一套简单耐穿的衣服,就将这位杀手的社会底色讲清,剥去杀手职业身份——一个香港草根青年,浸泡在实用主义、街头生存能力增长中。灰色的、空旷的居室,则是《独行杀手》般的空荡:孑然一身。


与程文星日常私服相呼应的,是奀叔与欢姐的蓝染古布拼接衣物风格——衣物有平民朴素之感但又带有手工质感与稳重的神秘,符合他们在杀手体系中“幕后操作”的定位。同时,由不同的布料拼接而成又暗示其接单人的身份定位。

笔者想重点讨论的,是程文星身上关于情感与规则之间的辩证关系。

我们习惯揭开这个杀手身上的冷彻,指认他内心残存的浓稠情感;却鲜少反向思考:他的冷彻在于对行规的绝对贯彻,而这种绝对的遵守或许正来自于他对情感本身的恐惧。情感是温暖的,但也是混乱不可预测的,相比之下,行规虽冷酷,但却是分明的,因此,也是安全的。而小叶作为一个以情感吞噬规则的个体,是他的蚕食者,一点点动摇他的内心世界。他在浴缸里试图要给小叶一个教训,倒不如说同时也是将内心的情感压抑下去。这场戏的双重意义再次重申该人物身上清明的“神性”实际上是一种刻意的自我情感阉割,也就是前文所述的防御机制。若问这种情感恐惧的来源,或许和社会阶层、生存策略密不可分:在资源匮乏、秩序松散、暴力横行的香港底层环境中,他将杀手行规作为替代社会秩序的支点,形成心理上的稳定系统。


小叶和程文星之间的镜像非常明晰。要说唯一的缺陷,就是小叶受伤却沐浴的场景,现实层面是不合常理的,此处,麦浚龙过度强调空间、叙事的象征机制和美学,过多削弱了现实考量。本应设置别的更为合理又具有隐喻的场景。不过,整场戏,还是成功散发出一丝情欲气息,似在暗示两人之间的情愫,不仅是仿若家人。

然而,这并非说程文星异化为冷酷机器,而是说,他的个人情感逐渐朝向规则产生融合欲望,这种融合的结果,是他最终将“行规”视作信仰本身,使他在规则中寻找意义与归属,那份他唯一能承受的情感,也就寄托在“规则”与“秩序”的抽象之上。而这便是该人物悲剧性的根源。



(图为黑泽明《蜘蛛巢城》)在致敬黑泽明《蜘蛛巢城》的饿鬼抢毒场景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为社会金字塔注脚的空间设置。在最明显的垂直层面,空间的坡度与角色位置映射着强烈的心理压力、社会冲突、资源抢夺;而在动作层面:饿鬼的攻占动作述说着生存斗争和道德模糊性。说这是普通人的生存隐喻,不为过。

程文星的黄铜座机,是旧有时代的复古之物,暗示他的孤僻、滞后、古典特质;彩色的裸露电线则勾画其清贫的生活方式(虽然有很多钱,但无意享受)。这座电话,是他唯一与情感世界连接的中介物件,讽刺的是,他维系情感的对象,也是他依靠恪守行规而保持关系的对象——他的仇家兼知己。情感是隐秘的暗河,只能在规则的“限制和保护”中有限流动。恪守在长年累月间演变为一种血肉鲜活的赎罪心态。当仇家看透生死,放弃要他偿命,也就是打破了程文星赖以存在的规则,背叛了他,变相赐予他虚无一片。

因此,程文星的赴死实际上是在守护自身价值体系。

。5

皮与骨

从剧本主题层面看,《风林火山》在警匪港片传统的基础上,并没有太多创新。但重要的是,它摒除“忠义”的伦理,保留了“权力、利益”,从而凸显了个体的原子化特征。即便是李雾童与刘思欣这类共生体人物,也各怀心事,有无法理解或苟同对方的时候。

美人在骨,不在皮。这句话放在电影作品上,同样成立。我们常认为,一部电影首先需要好的剧本。不过,好的剧本并不意味着“明晰”。或许受制于时长,剪辑留下了较多的留白与跨度,但观者完全可以在深入理解人物的基础上,将这些空白自行填补起来,也会发现一切其实皆能自圆其说——这不正好证明,剧本中的人物是成立的甚至有心理深度的,只不过心理轮廓因剪辑而被抹去了一部分而已。退一步讲,我们可以试着跳脱出“电影就一定要把事情讲明白”的观影习惯,因为转头一想,电影虽映射现实,但混乱不过现实本身,《风林火山》再破碎,也只是更逼近现实经验的语焉不详而已。


与杜琪峰的警匪港片杰作相比,《风林火山》借用了警匪片的框架——警与匪、追逐与冲突,但核心不再聚焦动作与外部逻辑,转而投向心理与符号的叙事。身份、投射、心理裂隙成为情感张力的来源。美学着重服务于心理地图,是内心世界的延伸。节奏有意放缓,冲突更多发生在精神层面。与杜琪峰的硬朗都市警匪相比,麦浚龙着手做的,是一次心理化、符号化的翻新——虽保留了类型片的框架,但融合了文学化的内心空间。

更重要的是,我认为麦浚龙的野心或许本身就并非在剧本创新上,而在其“物质性”或“感官逻辑”上,即“如何用视觉翻新一个老话题”,因此后者有着不可忽视的分量。正如上文分析,人物色彩、衣着、空间的设计上,与人物内在产生了共生关系,它们往往替代台词,以暗语的方式塑造人物性格。麦浚龙擅长运用象征系统,一个画面就诉说大量信息的时刻常有发生。这意味着影片的服化道与空间设计,并非只是表面,而是叙事“骨相”的一部分,提供了大量且严密支撑。

纵观全片,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要说全片有谁做到“风林火山”,只有狄文杰一人。如果说中文片名指向其精妙的布局与气势,那么英文片名则扩展了对生存与命运的想象:Sons of the Neon Night,意为霓虹夜的儿子们,涵盖了片中所有暗夜生存者。孤独,狡黠,如霓虹下的微光,映照他们在黑夜中的轨迹。


上一篇:王丹妮: 表演带我进入更广阔的世界

下一篇:美第一夫人担任制片,耗资4000万美元的《梅拉尼娅》定档

剧幕迷踪 剧光映画 中国编剧网 6V电影网 猫眼专业版 剧本之家 剧情吧 新剧观察 制片人内参 烹小鲜 阳光电影 剧情百科 新剧观察 剧本之家 电影蜜蜂 谷阿莫 剧本库 剧情库 影视剧本交易网 艺恩数据 电影蜜蜂 毒舌电影 微视影视 快手电影 影视帝国论坛 BT天堂 6V电影网 影视怪蜀黍 镜像娱乐 灯塔专业版 影视帝国论坛 快手电影 A4K影视论坛 电影天堂 编剧帮 网视互联 电影天堂 猫眼电影 电影港论坛 壹剧本 迅雷电影 蓝兔影评 电影FM 电影天堂 快手电影 Sir电影 A4K影视论坛 快手电影 影视飓风 狮子影评 剧情之家 剧本联盟 神工剧情 猫眼电影 巴塞电影 心跳剧情 龙门剧情 豆瓣榜单 娱乐资本论 豆瓣电影 电影天堂 解梦剧情 通城剧情 剧本库 1905电影网 剧情狗 再起剧情 6V电影网 小城剧情 剧情之家 导演帮 猫眼电影 剧情狗 追踪剧情 山麓剧情 高清MP4论坛 剑神影视 冰心剧情 B站影视区 电影天堂 娱乐资本论 虹膜 今日影评 猫眼电影 成名剧情 烹小鲜 豪侠影视 指影 影视工业网 通城剧情 影视大全剧情 中国影视评论网 战歌剧情 武林剧情 大师剧情 飘花电影网 破梦剧情 镜像娱乐 豆瓣电影 解梦剧情 风云剧情 电影最TOP 剧本联盟 水月影评 异童剧情 青春剧情 Sir电影 6V电影网 旋律剧情 艺生剧情 西洲剧情 光影剧情 制片人内参 院线剧情 情缘剧情 七星剧情 IMDb中国 乾坤剧情 电影港论坛 星途剧情 豆瓣电影 飘花电影网 电影蜜蜂 武林剧情 悲鸣剧情 成名剧情 时光网(Mtime) 情缘剧情 豆瓣电影 重铸剧情 星语剧情 恋爱剧情 狮子影评 星客剧情 战舞影视 生财剧情 香客剧情 破空剧情 小兵剧情 IMDb中国 影视剧本交易网 剧情解析网 华语剧本网 剧情百科 深焦DeepFocus 悲鸣剧情 光影剧情 乾坤剧情 剧情库 龙门剧情 光影剧情 壹剧本 迷雾剧情 追踪剧情 神工剧情 解梦剧情 镜像娱乐 医场剧情 破空剧情 网视互联 水月影评 云涌剧情 旅行剧情 Sir电影 旅行剧情 剧情吧 七星剧情 电影界 今日影评 电影首发站 院线剧情 天山剧情 黄历剧情 残影影视 影视怪蜀黍 剧集之家 影视剧本交易网 秘藏剧情 解梦剧情 MP4吧 雷心剧情 剧情迷